视频会议标准H264和H239比较
一、H264和H.239标准的概念
在视频会议里面有两个标准比较容易混淆,H264和H.239。 H.264是由ITU最新确立的视频编码标准。最近,H264是视频联合组(JVT)正在研究标准问题,JVT的目标非常简单,即要节省50%的资源。与MPEG-4相比,H.264能够节省50%的资源,比如通常使用的标准需要500K,用H.264标准只需要250K。
H.239是附加的媒体通道,又叫双媒体流,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双流,这个标准现在也非常重要。每一个运营商都可以使用自己的一些设备来召开视频会议,两个不同的系统之间可以互相交换数据,要实现互通性就需要一定的标准。此外,还可以使用第二频道与第二个视频一同进行演示,当然这个系统还可以用于ISDN或者IP,而且可以与MCU一同对演示进行控制。
二、H.264编码器的基本原理及实现
H.264采用的编码结构实际上和MPEG-4相似,主要有四个方面。
一:运动补偿的问题,即需要一个非常灵活自由的动态补偿体系,比如MPEG-4和MPEG-2的精度能达到1/4。
二:多层参考图像。MPEG-2和MPEG-4制作的图像只能针对第二个解码,H.264需要从三个解码中选择一个,最好作为这一桢的预测,这种桢预测也有利于恢复丢包。
三:循环滤波,去除块效应。
四:进行针内预测,即每一个图都可以进行预测,这是非常新的功能。
三、H.264的特点
H.264标准和其他标准相比,对带宽的要求比较高。34dB的Y-PSNR需要50码率,如果是MPEG-4就需要100码率,因此H.264更有效。从普通电视到高清晰度电视,H.264都具有高灵活性,使用H.264可实现更多功能。
四、H.264的应用环境
SONY最新推出了Sony PCS-1 机顶视频会议系统,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,包括数字电影、数字广播、数字有线电视、宽带内容服务、家用录像设备、网络广播、网络会议、IP监看等领域均可使用这一系统。SONY本身就是一家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公司,因此在电子方面的应用也非常广泛。要实现SONY的产品与其它产品的互通性,需要采用H.241网络传输,而不同提供商之间则可采用H.264实现彼此之间的互操作性,比如在容量交换、IP上载荷格式等方面均可应用H264。
五、对比总结
可以看出H264是一种编码标准,而H239是一种传输的方式,与MPEG-2、H.263相比,H.264可以节省50%的带宽。同时,采用H.264还可为视频会议提供广播电视级图像质量,效率很高,但是系统也非常复杂,比其他标准要求更高。因此,除了要求有强大的编解码器以外,H.264还需要有更加强大的处理器,否则就无法处理音频及视频任务。此外,H.264还具有恢复丢包和纠错的能力。目前业界通常讲的双流技术可以看成H.239的一种应用,即在传输活动图像的同时,在带内把高清晰度的图文信息一起传到对方去。对方的编解码设备可以解出活动图像和高分辨率的图文,这样可以通过相同的带宽将图像传到多个会议点去,且使对方可以很清晰地把文件显示出来。